【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场景】基于标识解析的仪表测量数据支撑碳交易
仪表测量数据支撑碳交易
基于标识解析的仪表测量数据支撑碳交易的应用
结合当前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快园区智慧能源建设,贯彻国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实现基于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的碳排放监测建设,为能源双控、碳达峰和碳中和管理以及碳资产提供数据服务支撑;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节点,使园区运营公司加入工业互联网。基于可追溯的能源计量器具和采集仪表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碳排放数据赋予公信力。
主要建设内容
基于标识解析的仪表测量数据支撑碳交易,首先给能源使用端提供仪器仪表硬件唯一标识编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使用日志记录服务和数据记录服务,用于支撑碳交易流程活动中的设备台账核查、使用管理核查、数据记录核查。
第二是要给能源的使用端、监管端提供碳排放SaaS应用服务,包含与碳交易相关的配额算法服务、排放量计算服务,探索测量数据标识编码服务,用于支撑碳交易流程活动中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原始凭证保存,支撑企业上报数据、政府清缴数据、现场复核数据的一致性。
技术工作组可根据核查工作需要,调阅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相关支撑材料如组织机构图、厂区分布图、工艺流程图、设施合账、生产日志、监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台账、支撐报送数据的原始凭证,以及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相关文件和记录等。(摘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
应用效果
实现碳中和首先要调整能源结构,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其次要提升能源效率,形成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然而,目前以清洁能源替代或硬件改造的方式往往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导致企业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强。
碳交易政策使得用能单位更有动力去降低碳排放,基于标识解析的仪表测量数据以及碳数据计算服务为提高企业的低碳运营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依据,促进企业低碳发展。
园区积极响应国家减排号召,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园区自建太阳能发电系统于2015年9月份启动建设,2016年1月-2020年1月系统累积发电1637097kwh。数据计算折标煤540吨(折标系数0.33),减排二氧化碳1469吨。
在数字经济大趋势下,工业互联网通过全面构建人、机、物的互联,可追溯的数据管理有效支持用能单位采集、用能单位报告、交易机构核查等工作对碳排放数据核算的一致性,推动碳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同类文章排行
- 济南高新区孙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示
- 孙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EPC总承包工程竞争性磋商公告
- 关于举办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研修班的通知
- 喜报丨大陆股份荣获2024年度济南市大数据产业多项殊荣
- 大陆股份董事长荆书典受邀出席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 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发展分论坛,携手共建数智化生态
-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业务发展三年规划(2024-2026年)
- 解码数字未来 实现万物智联丨大陆股份闪耀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
- 关于举办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设计大赛工业互联网能源管控应用设计赛道决赛通知
- 喜报丨大陆股份董事长荆书典入选中国计量协会专家库
- 喜报丨大陆股份成功通过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